优化“软环境”,提供“硬平台”,多项举措助力留学和海外人才“留”在上海、衷情上海
(优化“软环境”,提供“硬平台”,多项举措助力留学和海外人才“留”在上海、衷情上海)
推出新举措,优化“软环境”,提供“硬平台”,做实“强支撑”,近年来上海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政策,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就业、创业,让优秀留学生和海外人才“留”在上海,衷情上海,建设上海,逐梦上海。
敢为天下先
方能聚英才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率先开展一系列留学人员工作探索。1997年,成立全国第一个管理和服务留学人员的工作部门;2002年,发放国内第一张海外人才居住证;2003年,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员集聚工程”;2005年,率先出台专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的文件,并于同年实施留学人员专属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2005年-2010年,在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员集聚工程”的基础上,启动第二轮、第三轮“海外人才集聚工程”;2013年,首次制定留学人员外籍子女享受优惠政策,在全国率先实现留学人员外籍子女在就学、参加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2015年,修订印发《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将证件最长有效期从5年延长到10年;2016年,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中国绿卡”与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对接,确保“中国绿卡”各项待遇在沪落地;2019年,推出“海外人才集聚工程2.0”行动方案,首次提出“七个一”举措,打造“留·在上海”品牌活动,推出专门服务留学人员的线上留学人员之家——上海留学人才网,全面推进留学人员工作跨越发展;2020年,举办“留·在上海”系列活动之全球直播对话留学人员特别活动,在线观众达120万,反响热烈,并于同年举办首届全球留学人员创业大赛。
正是这一个个“率先”,使上海成为一流创新人才的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吸引了一群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优秀海归人才。如今,他们活跃在上海的各行各业,已经肩负起上海科技创新的领航重任。截至2020年底,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达20万余人,其中“浦江人才计划”累计资助4437名优秀留学人员,资助总额近9亿元,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达5600余家,注册资金超过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咨询服务业等。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优化发展“软环境”
近年来上海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政策,逐步建立起以留学回国人员直接落户政策吸引集聚海归人才、以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保障海外人才市民待遇、以“浦江人才计划”为海归人才提供“第一桶金”资金支持、以留创园为平台和载体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创新创业,涵盖留学人员引进、培养、评价、激励、保障等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政策制度体系。
落户问题是许多留学回国人员的一件“心头事”,能否很容易地办理落户,让很多留学人员在决定是否回国时做着“判断题”,在国内不同城市间做着“选择题”。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留学人员直接落户政策,综合运用人才引进的市场化评价机制,通过薪酬评价、主体评价、创业投资评价等方法引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十三五”期间,上海通过留学人员直接落户政策累计引进留学人员6.7万余人,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一倍多。引进的留学人员具有学历高、年龄轻、结构优、市场认可、发挥作用明显等特点,9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平均年龄28岁,80%毕业于世界排名前300的院校,主要就业领域集中在现代服务业、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软件和信息技术、制造业等领域,对上海实施重大战略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开始实施新的留学人员落户政策,新政特别增加激励条件,进一步放宽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时限、回国后首次工作地等限制,加大海外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专业留学人才和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等全职来沪工作后即可直接办理落户;重点用人单位引进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及创业人才全职来沪工作满6个月后可办理落户。同时,将原“回国后应直接来上海工作”调整为“回国后2年内来上海工作”。通过三个定向放宽,进一步为海外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专业留学人才和创业人才来沪工作、创业提供便利和稳定预期。
作为留学人员专属人才计划的“浦江人才计划”如今已走过16个年头,其“第一桶金”的资助作用明显,入选者在基础前沿研究、高新技术攻关、高科技产业开发等领域全面开花结果,至今已累计产出近300个省部级以上奖励,3000余项出版著作,4000余个专利授权。一批受资助者已成长为院士、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不少受资助的留创企业成长迅速,一些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新增产值达120多亿元,实缴税金额超6亿元。在“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中,有致力于将新兴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相结合实现生产力提升的孙东来博士,有致力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应用研究的张明亮博士,等等,他们都在各自领域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而“浦江人才计划”也始终与时代同行。2020年,“浦江人才计划”首次尝试“以赛代评”形式举办首届全球留学人员创业大赛,对优秀项目直接给予支持,累计从全球征集近300个优秀创业项目。
除此之外,上海还通过加大“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计划”“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配套支持力度,给予留学人员来沪创新创业更多支持,如对于高层次留学人才,上海在国家给予20万-50万元支持的基础上,再给予1:1配套,近年来每年都资助一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人才、项目,助力其快速成长。
近日,上海市政府又修订印发《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
作为上海留学人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若干规定》对近年来上海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乐业的一系列成熟做法和经验予以保留,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继续为留学人员提供便利的同时,结合新时代特点,进一步完善海外留学人才集聚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提升政策能级,解除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的后顾之忧。
加强留创园建设
提供创业“硬平台”
自1995年起,为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创业,上海陆续设立张江、嘉定、漕河泾、科技创业、虹桥临空、莘闵、徐汇、宝山、杨浦、普陀、医谷、临港等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特色化园区,留创园具有留学人员企业集聚等特点,在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带技术、专利、资金回国创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12家园区根据各自优势产业形成了各自特色,如张江园区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先进制造等,嘉定园区的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漕河泾园区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类,莘闵园区的高端制造、节能环保、人工智能,虹桥临空的现代商贸业、航空及物流业,杨浦园区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现代设计、科技金融、教育服务业等,徐汇园区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金融服务业,医谷园区的现代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制造业等。
通过整体开发、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等措施,留创园已成为留学人员来沪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留创园的菜单式服务模式,也为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提供综合支持。张江留创园联动张江创新中心和张江各孵化器共建园区创孵网络管理体系,构建起“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创业孵化链条。园区为留学人员和留创企业提供包括软硬件公共服务、项目孵化服务、人才政策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各类创业支持,累计资助留学人员创业企业300多家,资助总额超过3000万元;为近3000名留学人员发放住房补贴。园区累计孵化留学人员企业1087家,其中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华领医药等20家企业已挂牌上市,小蚁科技、复宏汉霖等被评为独角兽企业,还有一批成长潜力巨大的企业获得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大奖和支持。留创企业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800余件。杨浦留创园则通过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的“海创1号”“海创2号”创业引导基金扶持早中期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成长。以各政府职能部门、科技园区、社会专业机构和第三方组织为后台支撑,组建服务专员队伍提供一站式、一揽子、一体化创业服务。漕河泾留创园则力推“海归服务海归”的专业化服务模式,其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中,60%以上也是留学回国人员。
提升政策待遇
做实保障“强支撑”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上海吸引着全球人才的目光。为解决海外人才在沪实际需求,2002年起上海开始实施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作为全国首创、解决海外人才在沪生活待遇的一项人才制度,上海海外人才居住证覆盖了入外籍留学人员、外国人才、港澳台人才等各类无户籍的海外人才群体。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实施多年来对吸引海外人才来沪工作、创新创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上海又出台了《关于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直接办理B证的实施办法》,实现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中国绿卡”)与海外人才居住证的无缝对接。
2020年,新修订的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以精细化定位上海战略发展需要、市场化发挥人才评价机制的特点,建立了梯度化的待遇服务体系和便利化的全程使用体验。持证人可在居留许可、工作许可、创办企业、社会保险、行政机关聘用、公积金、子女教育、资格评定考试和登记、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通关便利、来沪定居、永久居留、金融服务、驾驶证照办理、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评选表彰、政务服务等17个方面享受权益,并大力推广电子证照、接入市政府“一网通办”,提高证件使用便利度,全面解除海外人才后顾之忧。
同时,在提升功能性、便利度和推广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和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并允许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吴江、嘉善)持“中国绿卡”的外籍人才直接办理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探索同城化待遇。政策实施以来,累计余人次享受到相关待遇。
2020年以来,围绕留学人员来沪创业、就业、乐业等,上海陆续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创业的实施办法》《上海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关于做好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等文件不断加强政策供给,完善制度体系。随着人才综合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上海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吸引力、凝聚力都不断增强,聚集的留学人才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素质不断提升。
(了解更多上海留学回国人员相关政策↓↓↓↓)
然而,上海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工作并不满足于现状,在当前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潮”的大趋势下,上海将积极抢抓机遇,充分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坚持常态、长效、长久,努力聚焦、聚力、聚才,不断加强人才工作创新,打造“留·在上海”留学人员引进上海城市品牌,努力厚植留学人员引进培育沃土,打造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新创业的市场化、国际化、高端化新高地,让上海成为越来越多留学人员的圆梦之地。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重点机构走人才引进落户,仍然存在“配额”概念
- 不服输!从专科到博士再到大学老师的逆袭之路
- 主持人王冰皓结婚登记只能去江阴市!她和房海燕都没上海户口
- 解答!引进人才落户上海有哪些条件?家属能随迁吗?
- 官方规定!上海居转户、留学落户、上海人才引进社保缴纳须知
- 什么样的人才,才值得上海引进,直接落户上海
- 辛选捐近500万救灾物资抵达漾濞,上海落户
- 最快半年落户,上海人才引进学历越高落户时间越短
- 杨超越落户上海,杨迪苦不堪言:我在上海连买房资格都没有
- 想月薪过万、落户上海?先交费!无业男子实施诈骗获刑
热门文章
- 低收入、非沪籍也可以在上海买房,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了解一下
- “研究生”学历可以享受这5大福利!你心动了吗?
- 人才引进落集体户口,什么是集体户口?利与弊?
- 外来高级技工落户上海需要那些条件?
- “海归”要上浙A牌,门道看这里
- 不跑冤枉路!最新版普陀档案查询办事指南来了
- 如何在短时间内落户上海?
- 体育专业的博士好就业吗
- 落沪第三种方式:人才引进落户
- 十年沪漂总结的魔都生存攻略之三:居住证积分
最新文章
- 2022年深圳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 深圳市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和深圳市研究生创业补贴政策
- 非深户退休金比深户少吗
- 非深户销户提取公积金 有哪些流程和手续?
- 非深户社保如何转深户社保?
- 南宁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贷
- 最高63.6%,最低4%,城乡医保不同区域报销比例相差大
- 深圳该如何补交社保?
- 社保跨省迁移待遇有何影响?这些典型问题回应来了
- 一般公司买社保几档(公司买的社保一般是几档)
推荐资讯
- 海归之家深圳落户
- 2022年深圳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深圳社保费用每月交多少钱?
- 深圳硕士人才引进落户这一次免费教会你
- 非深户和深户与否对孩子入学的影响
- 深圳户口买社保的规定包括什么?
- 社保连续缴纳和累积缴纳有什么区别?
- 有博士学位一定能够落户深圳吗?
- 深户办理窗口1月25日恢复正常申报,这段时间大家要准备好材料哟
- 个人参加社保能享受哪些福利?与职工参保相比,区别在哪?划算吗
- 深圳人,社保千万不可断,万一断缴了可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