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钱盖房还送上海户口,这样的条件,你愿意搬家吗?纪录片
(政府出钱盖房还送上海户口,这样的条件,你愿意搬家吗?纪录片)
送你上海户口,政府出钱帮你建房,甚至还会每年给你发钱,但条件是你必须背井离乡,在上海安家落户,这事搁你身上,你会愿意吗?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谁就是傻子,然而,这个在今天听起来很诱人的条件,在二十年前却是一个噩耗,2000年8月13日,往日人烟稀少的江边挤满了人,这些人中有人摇着扇子看热闹,有人将行李往船上搬,有人则哭泣着与家人道别.
原来,这是重庆云阳县的首批三峡移民,这600多人即将乘坐江渝九号前往上海崇明,背井离乡,远离故土,从此便要去陌生的异乡打拼,看着昏黄的长江,不少人眼露迷茫。张学云便是这600人之一,他是云阳南溪镇人,夫妻俩之前都在广州打工,张学云本想着,去上海后,他便不去广州打工了,就在上海本地找工作,这样离家近一些,也能省些路费.
然而真的到了上海后,他却是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到崇明半年后,张学云在村民的帮助下盖了个猪棚,养猪补贴家用,就这样,张学云开始了养猪生涯,从此,夫妻二人的生活便开始绕着猪圈打转,上午,张学云去市场卖猪肉,下午,则给猪喂饲料,清理猪圈,一天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停歇,就这样,日子在重复的劳作中过去。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2006年年底,一场猪瘟令张学云几乎亏掉所有储蓄,夫妻二人只得从头再来,学知识学技巧,自己摸索着怎么给猪打疫苗,就这样,原本只想着补贴家用的张学云,逐渐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养猪专业户。
转眼,十五年过去,张学云家的猪棚已盖得极大,他们一家也住上了小洋楼,张学云骄傲的说,凭硬干的话,他算是同批移民里最富有的,然而,当被人问起他现在是否算小康时,张学云却摇了头,上海的消费太贵,张学云始终不能松下心神,张学云道,待到什么时候他攒的存款能够让儿子在上海买房了,他便什么时候退休。
然而,此时张学云的小儿子才刚刚五岁,而这十五年来,张学云夫妻俩起早贪黑,,他们手上都起了厚厚的茧子很多时候,凌晨两点,张学云便要起床去屠宰场取杀好的猪,之后再去菜场摆摊,下午回家又要接着忙碌,而在母猪生产时,张学云夫妻俩更是直接睡在了猪棚里,就为了能时刻盯着照顾着,半点也消停不得。在张学云女儿看来,父亲这样实在太过辛苦,她曾多次劝父亲退休,可张学云却始终放心不下,十五年勤勤恳恳,他已忙碌惯了,真让他停下来,他反而会忧心。
栗绍福也是移民中的一员,他本在云阳县政府工作,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带着妻儿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崇明,到崇明后,栗绍福妻子很快找到了工作,她先后在棉花厂和电子厂各上了五年班,栗绍福十年间也不停做着各种工作,异地他乡,夫妻二人还算能够适应。
然而,从家乡来到崇明,对于他们的儿子栗宇来说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他十四岁初中毕业移民来到上海,开学后直接上了高一,然而,重庆与上海存在的教学差距让他根本跟不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仅如此,就连交流于他而言也成了难题,学生们大多都说上海方言,他语言不通,无论上课还是交友都成了难事,上课听不懂,渐渐地,栗宇也有些自暴自弃了,等后来语言熟悉的时候,再想追也赶不上进度了,高考时,栗宇只考上了一所大专,但好在的是,大专毕业后,栗宇又凭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有了本科学历,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了。
这十五年来,他们一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改变了很多,更令人悲伤的是,因为年轻时干活太卖力,在来到崇明的第十一年,栗宇母亲重病离世,妻子的离世令栗绍福颇受打击,妻子离世后,他渐渐意识到,挣再多的钱其实都是虚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也慢慢放缓了生活节奏,到如今,儿子已经工作,他没了什么忧虑,便安心过起了退休生活,干一下地里的农活,空闲时钓鱼,栗绍福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如果说张学云与栗绍福是移民中的中年与老年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对夫妻便是典型的青年了,在2000年移民时,张林夫妻只有二十二岁,夫妻二人带着只有两岁的儿子,就这么坐着船去往了遥远的异乡,得知儿子要移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张母直接哭成了泪人,在儿子走后,她更是连做生意的心情都没有了,就担心儿子会受苦。
一年后,担心儿子的张母去了崇明,她带了很多东西过去,腊肉、骨头、土豆等,整整带了好几百斤,就担心儿子在那边会吃不上肉,对于张母的这番做法,张林夫妻颇有些哭笑不得,然而看到张母到来,他们更多的却是高兴与感动,背井离乡,独自在他乡打拼,谁都会有思念家乡的时候,张林妻子说,从前的崇明江边的水是咸的,他们移民过去的人吃不惯用咸水做的粥,那时好多人都为此哭了,张林妻子虽然没有哭,也还是会为此感到心酸。
如今,十五年过去,张林两岁的儿子已经在上高中,他们还得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提起这十五年经历时,张林夫妻十分看得开,他们觉得自己毕竟是年轻人,吃点苦也没关系,在谈到经济问题时,夫妻二人也十分看得开,他们也不与周围邻居攀比,只要能够吃得饱,孩子能穿得暖,他们便觉得满足了。
中国人素来,安土重迁,若非迫不得已,没有人会选择背井离乡,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实在太大,但在这变化的历史瞬间,有的人我们不能忘记,就比如这120万的三峡移民,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才换来了今天的发展繁荣。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好消息!上海落户再放宽:这些人直接落户!楼市迎来利好?
- 购房返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4月超50城调整楼市政策
- 上海杨浦静态管理;多孩可新购一套住房;取消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俄美防长通话
- 弟弟研究生毕业,七年大概花了23万,网友:研究生不是有各种补贴
- 博士求职困难?上海交大毕业求职多次被拒,只因第一学历不是985
- 上海实力不凡的大学,学生读完本科即有落户资格,却时常被忽略
- 21所高校硕博补贴大盘点,你拖后腿了吗?
- 上海落户:主要有哪些落户渠道,一定要提前知道的
- 上海落户“被拒”你是否遇到了这些问题
- 乘客突然倒地,医学博士生出手了!发过SCI那种……
热门文章
- 谁都可以成功落户上海,哪怕是小学学历
- 年入百万40岁未婚,上海女博士公开择偶标准,11条要求像在做梦
- 外地人想要落户上海,有什么要求?
- 低龄留学“出口转内销“?中外合作项目成为一项选择
- 上海积分与居转户利器
- 各类考试陆续恢复中,速看上海户籍考生公职类考试备考规划
- 上海落户:2022年三种快速落户方式!非沪籍必看
- 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失业后都怎么样了?
- 张大大是复旦大学研究生,网友表示:妥妥的学霸,转粉了
- 上海户口申请条件是什么?看看你是否符合要求
最新文章
- 2022年深圳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 深圳市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和深圳市研究生创业补贴政策
- 非深户退休金比深户少吗
- 非深户销户提取公积金 有哪些流程和手续?
- 非深户社保如何转深户社保?
- 南宁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贷
- 最高63.6%,最低4%,城乡医保不同区域报销比例相差大
- 深圳该如何补交社保?
- 社保跨省迁移待遇有何影响?这些典型问题回应来了
- 一般公司买社保几档(公司买的社保一般是几档)
推荐资讯
- 深圳办理居住证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有居住证可以在深圳办港澳通行证吗
- 2022年大学生深圳创业有45万元创业补贴,不知道会吃亏
- 超级福利!这20项免费服务,深户非深户都能享受!
- 在深圳没有工作可不可能办社保
- 深户自己交社保流程是什么
- 2019深圳新生儿医保办理流程
- 如何看待深圳市取消引进人才租房补贴?
- 外地人可以自己交深圳社保吗?
- 核准本科生入户深圳,入深户的福利